充電樁是電動車的能量補給站,而不同的國家和車型對充電樁的需求也不盡相同。本文將詳細介紹各類充電樁的設計和全球通用的規格,幫助你快速辨識並理解充電樁在外型和充電效率上的差異。同時,我們也會帶你一探充電樁技術的最新動態,讓你對充電樁有更深入的認識。
直流與交流充電樁:電動車充電的兩大選擇
談到充電樁時,首先必須了解依輸出的電壓,可以分為兩類:直流電(DC)和交流電(AC)。這兩者在充電速度和設置成本上有顯著差異。
可視為電動車的快充站,能在短短20至30分鐘內將電動車的電池充至80%的電量,完整充滿電量則大約需要40至50分鐘,又可稱為「快速充電」。這種快速充電的便利性需要強大的電力支持,因此建設成本相對較高,通常設置在公共場所。
交流電充電樁提供了另一種相對緩慢的充電方式,從零到滿電大約需要5至8小時,被稱為「慢速充電」。由於使用的功率與住家用電相似,安裝簡單且成本較低,使其成為家庭、旅宿、停車場或商辦大樓等長時間停車場所的理想選擇。
探索不同的充電樁規格與設計
當前,全球電動車充電樁的規格可區分為六大類型,以交流電及直流電又能夠再劃分為:交流充電的Type1(J1772)與Type2(IEC-62196),直流充電的CCS、NACS(原為TPC)、GB/T與CHAdeMO。雖說充電樁有各式規格,但不同地區也正逐步制定與實施法規政策,推動充電樁規格的標準化,以期達到全球充電設施的統一與互通。
主流充電規格一覽
交流充電規格
Type 1充電樁規格,亦稱為J1772,在北美地區廣泛採用。接口特徵為五個圓形接點的設計,並提供3.7 kW至19.2 kW的充電功率。
源自Mennekes公司的設計,支持3.7 kW至22 kW的充電功率,通過其七個圓形接點以及三相交流電技術,實現更高的充電效率,可達每小時約20度電的電力傳輸。此充電規格在歐洲市場占有領導地位。
直流充電規格
CCS可分為CCS1及CCS2;CCS1於美國較常見,CCS2則為歐洲較普及。
CCS 1接頭上半部與Type1規格相同,在同樣具有五個交流電接點的上設計上,並增加下方兩個直流電端子,此規格多為Audi及Bentley所採用;CCS2允許與Type2接頭兼容,常見採用車型有Tesla Model 3 及 Ford Mustang Mach-E車款。
NACS原是特斯拉自行開發的TPC充電規格,為應對北美市場的充電需求,開放給第三方廠商使用,並更名為「北美充電標準」(NACS)。NACS不僅整合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特性,更讓充電器體積更小、方便使用。
特斯拉憑藉其廣設的超級充電站網絡,為旗下車主提供迅捷的充電解決方案,該充電規格在北美地區的普及率遠超過CCS充電網絡,多出60%。自從特斯拉對NACS標準開放以後,已吸引許多知名汽車製造商宣布加入NACS聯盟,共同推動充電技術的標準化。
日本開發的CHAdeMO,名稱源於日語「喝杯茶的時間」,象徵著快速充電的便捷性,能在短短的休息時間內為電動車注入所需的動力。CHAdeMO多應用於日系車款。然而,隨著CCS在歐美市場的興起,CHAdeMO的地位受到了挑戰,在充電需求和使用率的變化下,CHAdeMO有逐漸遭市場淘汰的趨勢,成為直流充電領域的次要選擇。
GB/T標準是中國獨立開發的國家級充電規格,涵蓋了220V單相至380V三相的充電電壓,專為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而設計,如比亞迪。
3個常見的充電樁規格問題,帶你一次釐清!
在台灣,由於Type1開發較早和在臺灣的大量部署,是最為普及的交流充電規格。至於直流快速充電,則普遍採用CCS、CHAdeMO,以及特斯拉的專屬TPC規格。台灣的公共充電站大多採用「CCS1 + CHAdeMo」的雙充電介面設計,這種配置使得充電站能夠兼容大多數電動車型,滿足不同品牌電動車的充電需求。
台灣的電動車充電生態系,可分為以「特斯拉」和「非特斯拉」為主的兩大陣營。對於特斯拉電動車主來說,若不是在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充電,只要使用原廠提供的轉接頭,也能夠使用CCS1規格的充電介面進行充電。而對於非特斯拉的車主,同樣也可以透過購買認證的轉接頭,使用特斯拉的充電樁為愛車充電。
自宅充電:家庭用電的成本遠低於商用充電服務,對於電動車主來說通常是最經濟的選擇,事前建置通常落在幾千到幾萬元不等,但長期來看,能夠帶來顯著的充電費用節省。
公共充電:公共充電站的使用成本較高,但仍然比傳統燃油成本要低。這些充電站通常按照消耗的電量計費,具體價格會根據充電站的地理位置和經營者的定價策略而有所差異。
- 延伸閱讀:電動車時代來臨!社區大樓該如何應對充電站建置需求?
快速充電站:充電成本通常最高,但提供了迅速為電動車充電的便利。這些站點通常是按時間收費,具體費用同樣依據站點所在位置和運營商的收費標準來決定。
台灣市售AC充電樁品牌比較表